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联系我们
                 
各大专家团纷纷献计养老改革:先并轨再延迟退休
www.mininghr.com      加入时间:2013/8/21 11:37:48

养老体制改革再起波澜。

记者近日采访获悉,已有多个专家团队向人保部提交了各自的改革方案和意见,分别由来自社科院、人民大学、清华大学、武汉大学等院校的多个专家团队参与制订,部分方案已打印成册,作为交流材料还发送到了内部相关部门。

不过,本报记者随后打听到的消息是,尽管传言不断,方案版本也是层出不穷,养老体制改革近期依然不会有较大动作。一位不愿具名的相关部门人士对本报记者称:“即便未来有实质性突破,官方对延迟退休也会慎之又慎,反倒是养老金并轨更有可能先实行。”

“专家团队向人保部提交养老体制改革方案并不能代表什么,近两年一直都有。就此,人保部会研究汇总,但总体方案不可能那么快出来,近期都不会有任何明显的动静。”8月15日,人保部劳动工资研究所原所长苏海南称。

专家团方案差距大

在每一个决策出台前,相关部门都会在适当的时候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尤其是相关的专家团队的意见,养老体制改革也不例外。

早在6月份,就有消息爆出,财政部、人保部、全国社保基金理事会等部门已组成工作小组,领导制订养老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方案;与此同时,多个院校的各专家团队也正在制订多套改革的备选方案。

此间,清华大学提出的养老体制改革方案正式提交给了人保部,成为众多专家团中最早公布出来的方案。

“6月初,我们就向人保部提交了方案,内容大致分为三大战略、8个问题,是个一揽子解决方案。”8月15日,提交方案之一的学者、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就业与社会保障研究中心“清华养老金工作室”主任杨燕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的方案并非是简单意义上的延期退休,而是认为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应该有个更好的规定,毕竟,我国的老龄化已经非常严重,延期退休只是解决养老问题的方案之一,不是全部。

记者通过浏览“清华版”的养老改革方案发现,内容包括国民基础养老金方案设计、个人储蓄养老金方案设计、不同人群进入新制度的步骤安排、资金筹集和补足空账的措施等8个问题。

众多专家团提交改革方案消息虽然已逐渐明朗,但除了“清华版”的方案外,尚没有其它任何团队方案被公布出来。

“提交养老体制改革方案之前需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是个非常复杂的过程,清华团队已经研究了多年,所以才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拿出方案。”杨燕绥表示,其他部分专家团虽然也提交了方案,但大都只是一个初步的意见,方案本身并不是很完整。

但杨燕绥非常肯定地称,各家团队方案内容将有很大差距。而事实上,社科院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不久前就曾明确表示过“反对推行延迟退休”的观点。

记者从苏海南处了解到,各专家团的方案的确众说纷纭,其中,尤以涉及养老金并轨、延迟退休年龄、做实个人账户、合理降低替代率等方案最多。

养老金并轨先行?

专家团各自为政,改革方案众说纷纭,但对于议论概率最高的延期退休一说,人保部似乎并不感冒。

“很多专家认为,延长退休年龄是弥补养老金缺口的最佳办法,我并不否认这类说法;但是,延迟退休的涉及面比较广、难度比较大,当前形势下这个方案并不太适用。”8月15日,记者从上述相关部门人士处了解到,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对大学生就业的影响比较严重,就业问题不解决,延迟退休则无法实现。

事实上,“延迟退休说”甚至一度有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偏低的法定退休年龄已威胁到制度长期的财务可持续性和支付能力,通过提高法定退休年龄来调整我国养老金制度中的各项参数势在必行。就此,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也曾测算出这样一组数据:我国退休年龄每延迟一年,养老统筹基金可增长40亿元,减支160亿元,减缓基金缺口200亿元。

但是,即便如此,“先解决就业,后考虑养老”的呼声一直当属最高。

记者了解到,从实践情况来看,延迟退休的效果似乎未如预期般乐观。2010年10月,上海市参加城镇养老保险的企业职工可以柔性延迟退休年龄。虽然3年来上海一直没有公布过对延迟退休政策效果的评估,但上海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征缴收入一直低于支出却是事实。

“效果是一方面,社会影响同样需要考虑。”上述相关部门人士表示,就目前而言,涉及养老金的改革不患寡而患不均,老百姓关注度最高的是养老金并轨问题,养老金一旦实现并轨,哪怕养老金真的少点,也并非是少数人的事情。因此,相对延迟退休方案而言,首先推进养老金并轨方案的概率更高。

而记者留意到,近段时间,无论是人保部官方发布的信息还是接受媒体专访的相关官员,对“养老金并轨”的提及频率当属最高。

8月初,人保部副部长公开表示,养老保险最终“并轨”方向明确。

文章编辑:pzj    文章来源:华夏时报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版权与免责声明】
本文内容整理自网络,有修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为分享而非盈利目的,并不代表mininghr.com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原创性负责,mininghr.com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未经mininghr.com同意,不得转载本网站所有文章及其他作品。 如有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络,请致电0579-83182788

矿业人才网简介   我们的服务   用户反馈   本网招聘   法律声明   付款方式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mininghr.com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矿业人才网 版权所有
本网所有资讯内容、广告信息,未经书面同意,不得转载。